loading
cghospital.com
健康知识

Medical guidance

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常规

发布时间:2012/5/9 访问次数:

    1、休息与活动:急性期应卧床休息,有并发症者应适当延长卧床休息时间,对疼痛不剧烈的患者更应该强调卧床休息的重要性。做好病人的生活护理。
    (1)病程的1-3天,绝对卧床休息,一切日常生活如进食、洗漱、擦身、排便、翻身等均由护理人员帮助完成。
    (2)4~7天,卧床休息,可在床上做一些上、下肢的被动和主动运动,鼓励患者做深呼吸运动。
    (3)病程第二周,开始在床边缓慢走动,在床边完成洗漱等个人卫生活动,根据病情和活动后的反应,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时间。
    2、病情监测:入院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,给予心电监护,监测心率、血压、心律的变化。保持病室肃静,限制探视,减少不良刺激,使病人得到充分的休息。并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及抢救器械。 
    3、给氧:心肌梗死患者吸氧是为了提高血氧浓度,改善心肌供氧,减轻因缺氧代谢产生的致痛物质。因此,给予患者吸氧,并告知患者吸氧的重要性。入院后给予持续中流量吸氧(3-4升/分),以后根据病情改为低流量吸氧(1-2升/分),病情平稳后停止吸氧。
  4、饮食护理:给予低脂、低胆固醇、产气少、富含纤维素、维生素、清淡、易消化饮食。宜少量多餐,不宜过饱。禁烟酒、避免刺激性的食品。(伴有心力衰竭者应适当限制钠盐的摄入。)  
    5、排便护理:首先应评估患者平时有无习惯性便秘的情况和是否适应床上排便,同时应向患者解释床上排便的重要意义;急性期病人在无腹泻的情况下常规给予缓泻剂,饮食中增加含纤维素的食物,每日清晨给予蜂蜜20ml 加温开水同饮,指导患者按顺时针方向适当按摩腹部以促进肠蠕动;床边使用坐便器比床上使用便盆较为舒适,可允许病人床边使用坐便器,排便时应提供隐蔽条件,如拉上隔帘,使用屏风遮挡等;叮嘱患者出现排便困难是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,可采用开塞露协助通便,嘱病人排便时勿用力,以免加重心脏负担,发生意外。
  6、胸痛护理:遵医嘱给予吗啡、哌替啶及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,注意观察止痛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。
   (1)应用吗啡、哌替啶需要注意有无呼吸抑制,并密切观察脉搏和血压的变化;
   (2)应用硝酸异山梨酯,告诉患者含服起效最快。硝酸甘油静脉滴注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,并随时监测血压、心率的变化,维持收缩压在100mmHg以上。
    7、补液护理:严格掌握输液量及输液速度,注意有无肺水肿出现。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。
    8、生活护理:急性期协助病人翻身、洗漱,满足病人生活所需。病情平稳后应告诉患者保持生活规律,保证充足睡眠;注意保暖,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等。
  9、特殊药物护理:应用抗凝剂治疗者应注意观察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、大小便颜色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。
  10、心理护理:心肌梗死患者易产生焦虑、恐惧、紧张、抑郁等负性心理反应,应多与患者沟通进行心理疏导,给予患者心理支持,鼓励其树立乐观的情绪和战胜疾病的信心,密切配合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