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
cghospital.com
健康知识

Medical guidance

烧伤整形病人健康教育

发布时间:2014/7/7 访问次数:

第一节  烧伤病人健康教育

一、小儿烧伤病人健康教育

小儿烧伤为小儿创伤中常见的损伤。小儿烧伤多见于幼儿期及学龄前期,这与小儿缺乏防范能力和防范意识,动作协调性较差,反应较缓慢,好奇心强,活动性较大等有关。绝大多数为生活中常能接触到得热水、热汤,其次为火焰及电烧伤。火焰致伤多为小儿玩火柴、汽油、鞭炮等引起。电烧伤以学龄前儿童爬高压线杆或变压器多见,而且致残率较高。

疾病特点

1、  小儿体表面积大,皮下脂肪少,在同样热力条件下烧伤的程度远较成人严重,烧伤后容易感染。小儿肺通气量低于成人而代谢率和氧的需要量却接近成人,因而小儿伤后易发生缺氧。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,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,烧伤应激反应时,很容易发生高热、惊厥。

2、  小儿肾脏浓缩稀释功能低于成年人,易发生低渗尿。烧伤患儿年龄越小越难在丢失体液情况下维持体内水、电解质平衡。加之小儿循环血量较少,烧伤后由于血浆渗出导致循环血量下降,较成年人更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。

3、  小儿肠壁薄,黏膜血管丰富,渗透性高,吸收率也高,一旦胃肠道感染,肠毒素容易进入血液循环,因而小儿烧伤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较成人高。

健康教育要点

1、  住院健康教育

(1)  高热护理指导:说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,体温过高可导致患儿惊厥,因此应对高热患儿进行物理降温。用温水或酒精擦浴头部、手掌心、脚心,发生惊厥时指导家长不要惊慌,立即拇指按压人中、合谷、内关等穴位,并立即报告医护人员,使用药物退热、控制惊厥,必要时实施人工冬眠。

(2) 创面护理指导:指导家长使用约束带固定患儿双手,防止抓破供皮区新生皮肤。小儿好动,嘱咐家长一定看管好,防止坠床。

(3)  预防感染指导:告知家长保持室内安静清洁,经常开窗通风。接触患儿前洗净双手,及时更换潮湿的尿布和床垫,避免大小便污染创口。

(4)  饮食指导:注意补充营养和水分,给予高蛋白、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,浓度和量均逐渐增加,以患儿能耐受不引起腹泻为度,少食多餐。

2、  出院健康教育

(1)自我防护指导,提示监护人在日常生活中树立预防意识,增强儿童对危险物品的辨别能力,培养儿童预防烧伤的自我保护能力。家长应掌握儿童意外烧伤的急救方法,儿童不慎被烧伤、电伤后,应尽快去除热源或电源,用水冲洗创面。灭火可用床单等隔绝火与空气,也可用水灭火,切忌小孩到处乱跑,禁用手扑打火焰。对早期中小面积烧伤应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,可减轻疼痛和损伤程度。

(2)  创面处理指导:告知创面若有水疱、破溃渗液等现象及时去门诊检查,切勿自行涂药处理。出院后当患儿出现创面瘙痒无法自控时,避免抓破创面,可给患儿戴手套或轻轻拍打瘙痒部位,外涂止痒药膏,并坚持功能锻炼,防止瘢痕挛缩而影响生长发育。

(3)  复诊指导:告知出院后3个月复诊,及早发现影响小儿发育和功能部位的瘢痕,以便及时手术治疗。

二、   吸入性烧伤病人健康教育

由于大量的热、蒸汽、火焰、有毒烟雾或化学毒剂等吸入而引起鼻腔及咽喉部的损伤,甚至造成气道和肺的损伤,称吸入性损伤。吸入性损伤是烧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。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者往往病情复杂、死亡率极高。根据损伤范围和临床征象、严重程度分为轻、中、重三类。轻度,即上气道损伤,临床上有喘鸣、嘶哑、口鼻渗液多、吞咽困难及进行性上气道阻塞。中度指气管隆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