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dical guidance
发布时间:2014/10/11 访问次数:
慢性痛风石不同的超声特性。在受累部位中,绝大多数痛风石表现为高回声其中不均质高回声41.6%,高回声伴钙化43.8%。边缘不规则90.4%。多个成组痛风石67.3%,单个痛风石19.2%。伴有声晕的痛风石62.5%。病程与痛风石钙化无明显相关性。痛风石一般是高回声、不均质、界限不清楚、多个成组及伴低回声声晕。通过痛风石的超声表现为临床不典型痛风的诊断提供线索。
痛风是一种与高尿酸血症相关的炎症、代谢性疾病,是由于单尿酸钠结晶沉积在组织中引起。在世界范围内普通人群的发病率在0.2‰~O.35‰,30岁末至40岁的发生率最高,一般男性好发(占95%)。痛风石的成分包括单尿酸钠结晶、蛋白质基质、炎症细胞和异物性巨细胞,一般出现在病程5~12年的未充分治疗的痛风患者中。对于典型部位的痛风结节,影像学检查并非必要:然而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或不是好发年龄的痛风,超声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可以为临床提供非常有力的证据。
一般类风湿结节和其他的皮下肿瘤结节不存在钙化,此点可与痛风结节鉴别。其他钙化的结节还包括神经纤维瘤、许旺氏细胞瘤、包含静脉石的血管瘤、软组织中的骨肉瘤和恶性纤维性组织细胞瘤,需与钙化的痛风石鉴别。研究提示,病程与是否存在钙化的痛风石无统计学意义,即钙化的痛风石并非提示病程要比其他痛风石长。本研究发现,92.3%的痛风石呈现高回声特性,可作为一个单独的特征在诊断痛风中有很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。痛风石中的高回声区域是由于尿酸的沉积或钙化引起,而直径<1 mm的高回声光点代表滑膜中的微小痛风石(通过病理证实)。本研究提示,在高回声的痛风石中,最多见的是不均质高回声(41.6%)和高回声伴钙化(43.8%),这点。痛风石中表现为高回声的占92.3%,表现为不均质回声占85.4%;此特征强烈提示存在痛风石可能,可与类风湿结节相鉴别。类风湿结节一般表现为均质回声,其中一些内部表现为界限清楚的低回声区域,是由于坏死导致。62.5%的痛风石周围包绕低回声声晕,是痛风石一个比较重要的超声表现特征,特别是在同时存在高回声和不均质回声的情况下。痛风石只在7.7%的患者中表现为低回声,代表纤维化和炎症的组织或者由声波吸收和声影导致。低回声痛风石比率偏低可能是由于本研究的患者病程都比较长(病程在5~30年,中位病程lO年)相关。综上所述,痛风石的超声表现一般为高回声、不均质、界限不清楚、多个成组及伴声晕。通过对慢性痛风患者痛风石的超声检查或许能确定沉积在皮下组织、软骨、滑囊、韧带、骨头和关部位痛风石的不同表现形式;可以帮助制定患者的个体化的治疗决策。与肿瘤性、炎症性和感染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中也有帮助。
下一篇: 读懂“肿瘤标志物”的临床意义
上一篇: 冬季摔伤不要乱揉 不疼不一定没骨折